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发布日期:2014-12-05 作者: 来源: 点击:

[摘要]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深刻,内容丰富。主要包括:搞社会主义要靠一个好党;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干部队伍要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严格整顿党组织和“党员要合格”;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反对腐败;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重温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对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习近平;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

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在中国的实际运用和创造性发展,深刻揭示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客观规律,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重温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对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作用

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学说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

(一)搞社会主义要靠一个好党。对于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邓小平深刻地指出:“一个国家的革命,核心问题是党。有了一个好党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革命胜利后,搞社会主义也要靠一个好党,否则胜利就靠不住。”(《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8页。)他强调,自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来,就证明了没有无产阶级的政党不可能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自从十月革命以来,更证明了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有无产阶级专政,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党的历史也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他指出,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就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艰苦创业的精神就提倡不起来,真正又红又专、特别是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队伍也建立不起来。这样,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祖国的统一、反霸权主义的斗争,也就没有一个力量能够领导进行。针对“文化大革命”中踢开党委闹“革命”的惨痛教训,他提出,要恢复党的战斗力,使党成为一个战斗的队伍,成为一个统一的、有高度觉悟的、有纪律的队伍。邓小平指出,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邓小平关于搞社会主义要靠一个好党的思想,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领导,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关于党的领导,邓小平总是强调两句话,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又要改善党的领导,“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8页。)。他指出,怎样改善党的领导,是个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就坚持不了党的领导,也提高不了党的威信。改善党的领导,既要靠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改革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也要靠整顿党的组织、风气,纠正党的错误。邓小平指出,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制度,党不能代替一切,也不能包办一切,要注意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必须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党员和干部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必须严格维护党的纪律,极大地加强党的纪律性。针对一些人因为党犯过错误就否定党的领导的思想,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党的领导当然不会没有错误,但这决不能成为要求削弱和取消党的领导的理由。我们党经历过多次错误,但是我们每一次都依靠党而不是离开党纠正了自己的错误。要求削弱甚至取消党的领导,是广大群众所不能容许的。这事实上只能导致无政府主义,导致社会主义事业的瓦解和覆灭。同时,他也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力求少犯错误,避免犯大的错误,有了错误要尽快纠正。这样就一定能够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使我们能够胜任对于整个国家和各族人民的巨大领导责任。邓小平关于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又要改善党的领导的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是我们与时俱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宝贵思想财富和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要求。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我们党应对各种风险考验、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法宝。在“文化大革命”中,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遭到极大破坏,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甚嚣尘上,严重损害了党的威信和党的事业。邓小平领导全党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首先就从恢复和发扬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始。针对当时一些人割裂地、形而上学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搞“两个凡是”,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搞“两个凡是”不叫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相反,这样搞下去,要损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6页。)在邓小平的支持和领导下,全党全国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左”的错误得到清算,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到恢复。邓小平不仅恢复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本来面貌,而且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他指出,改革是一场革命,但是怎样进行这场革命,我们没有经验,必须不断摸索试验,不断冲破旧思想、旧制度的藩篱。这就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正确解决遗留问题,也才能解决新出现的问题。他提出要“摸着石头过河”,鼓励人们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杀出一条血路。尤为重要的是,邓小平坚决顶住了一些人试图全面否定毛泽东的错误主张,指出如果没有毛泽东,我们党就还在黑暗中苦斗,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邓小平的这些重要论断,破除了禁锢人们思想的各种枷锁,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上下推进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热情。只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

(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路线问题至关重要,它决定着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行动方向,也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逐步探索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条基本路线的确立,反映了党和人民的意愿,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使党和国家有了正确的方向。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后,针对一些怀疑和否定基本路线的错误思潮,邓小平鲜明地指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371页。)邓小平多次强调,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建设党,使党的建设能够更加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需要。根据这一思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在新的时期,党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必须坚定地贯彻执行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密切结合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来进行的指导方针。”(《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85页。)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基本路线,指出:“党的建设问题,从来是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新时期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8页。)实践证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在整个改革开放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这条基本路线,紧紧围绕这条基本路线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五)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邓小平一贯重视党的思想建设,他多次指出,我们共产党有一条,就是要把工作做好,必须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42页。)“我们说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5页。)邓小平特别重视坚定理想信念,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精神动力,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针对一些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错误论调,邓小平严肃地指出,老祖宗不能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苏东国家纷纷发生剧变的情况下,他指出,不要因为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严重曲折就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邓小平强调,加强思想建设必须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搞自由化就是要把我们引导到资本主义道路上去。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强调,要教育全党同志和广大群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使之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贯彻邓小平“两手抓”的方针,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及时排除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使全国各族人民始终拥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胜利。

(六)干部队伍要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邓小平从保证党在新时期政治路线贯彻执行的高度,提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任务。他说:“政治路线确立了,要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由什么样的人来执行,是由赞成党的政治路线的人,还是由不赞成的人,或者是由持中间态度的人来执行,结果不一样。”(《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91页。)针对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缺少一批年富力强、有专业知识干部的状况,邓小平及时提出干部队伍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他要求把革命化摆在首位,强调年轻干部接老同志的班,首先是接老同志革命方向、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班,配备领导班子“要选那些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斗争中经得起考验的人;要选那些党性强,能团结人,不信邪的人;要选那些艰苦朴素,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风正派的人;要选那些努力工作,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有魄力,有实际经验,能够办事的人”(《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75页。)。同时,邓小平十分重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指出,干部必须有真才实学,不能成为空头政治家。要有步骤地、稳妥地实行干部离休、退休的制度,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干部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邓小平还非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指出,我们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邓小平在粉碎“四人帮”后复出,为了早出人才、快出人才,他自告奋勇抓科学和教育,恢复了高考制度,解决了知识分子的地位、作用和待遇等问题,极大地促进了人才队伍建设。实践证明,邓小平关于干部队伍和人才建设的思想,对于保证党的执政权牢牢掌握在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忠诚于人民的人手中,对于建设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执政骨干队伍和人才队伍,保证党的事业顺利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七)严格整顿党组织和“党员要合格”。邓小平非常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早在1956年他就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广大群众的基本纽带,经常检查和改进基层组织的工作,是党的领导机关的重要政治任务。”(《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53页。)1980年,他又强调:“工厂、公司、院、校、所的各级党组织,要管好所有的党员,做好群众工作,使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的组织真正成为各个企业事业的骨干,真正成为教育和监督所有党员的组织,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执行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40页。)针对改革开放中一些消极因素在党内蔓延滋长,严重侵蚀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情况,针对淡化、削弱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倾向,邓小平明确提出:“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14页。)他提醒全党,如果我们对存在的问题估计不足,不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就会铸成大错。邓小平提出,要对党进行整顿,而且整党一定要从严。不论整顿领导班子,整顿作风,整顿政治机关,没有一股子劲头不行。邓小平说:“有一个党员要合格的问题。合不合乎党员的资格,合不合乎党员的条件,这个问题不只是提到新党员面前,也提到一部分老党员面前了。”(《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69页。)他要求每个党员都要对照党章,时时处处按照党员条件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他也指出,整党对于大多数党员来说主要是进行思想教育,需要作组织处理的只是很少数。实践证明,邓小平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思想,继承和发扬了我们党抓基层、打基础的优良传统,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严格教育管理党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八)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反对腐败。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他指出,我们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这股风来得很猛。如果不坚决刹住这股风,我们的党和国家就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反对不正之风和腐败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开放、搞活政策延续多久,端正党风的工作就得干多久,纠正不正之风、打击犯罪活动就得干多久”。(《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4页。)对于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要坚决严惩,要雷厉风行地抓,要公布于众。该受惩罚的,不管是谁,一律受惩罚。邓小平指出,查办案件是我们党同腐败分子最直接、最激烈的较量,是反腐败斗争的主要突破口。在违纪违法行为大量发生的情况下,办案工作必须大大加强,不能有丝毫松懈。要把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加强教育和法律建设。再也不能采取过去搞政治运动的办法来治理腐败,要纳入法制的轨道,遵循法制的原则。邓小平强调,高级干部要做弘扬优良党风的表率。他说,现在有些高级干部不仅自己搞特殊化,而且影响到自己的亲属和子女,把他们都带坏了。整顿党风,搞好民风,先要从我们高级干部做起。邓小平对最终消除不正之风和腐败充满信心,指出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解决,也不可能靠几个人讲几句话就见效。但是我们有信心,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有能力逐步克服并最终消除这些消极现象。邓小平关于越是改革开放,越是要严肃法纪,反对不正之风和惩治腐败的思想,体现了我们党一贯重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反对腐败的坚定决心和立场,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辟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新路,指明了方向。

(九)严格遵守党的纪律。邓小平高度重视纪律问题,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1页。)针对“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纪律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他强调,我们这个党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党,是有革命纪律的先进队伍。一个党如果允许它的党员完全按个人的意愿自由发表言论,自由行动,这个党当然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意志,不可能有战斗力,党的任务就不可能顺利实现。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严格地维护党的纪律,极大地加强纪律性。他强调国有国法,党也要有党规党法,党章就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党的各级组织、每个党员都要按照党章的规定活动。针对一些党员干部自由主义、极端民主化思想抬头,忽视甚至否定党的纪律的言行,邓小平指出,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涣散党的纪律,而是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他强调,遵守纪律必须维护中央权威,坚持“四个服从”。中央定了的措施,各地各部门要坚决执行,不但要迅速,而且要很有力。不能搞你有政策我有对策,否则就形成不了一个战斗集体,党也就没有资格当先锋队。邓小平关于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建党思想,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有力武器,这个武器永远不能丢。

(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重视制度建设是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的显著特色。邓小平认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他在总结“文化大革命”教训时深刻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3页。)他强调,一定要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进行改革,破除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的制度弊端。这些弊端主要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改革党的制度,最终要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体系,把党的一切活动置于制度的规范之中。邓小平指出,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的党和人民浴血奋斗多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尽管这个制度还不完善,又遭受了破坏,但是无论如何,社会主义制度总比弱肉强食、损人利己的资本主义制度好得多。由于我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上犯过错误,就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心,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这种思想是完全错误的;由于要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就认为可以去宣扬资本主义的思想,也是完全错误的。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邓小平关于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思想,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党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举措,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在实践中探索推进。

二、坚持和发展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密结合治国理政新的实践,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升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论述与毛泽东党建理论和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与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针对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我们认识不清醒,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实际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继承和发扬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我们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提高管党意识,认真落实管党责任,把从严治党要求融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之中,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先进和纯洁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一)紧紧围绕实现中国梦和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党的建设,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建设党、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重要原则,也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任务,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要紧紧围绕实现中国梦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建设党。党的建设各项工作要紧紧围绕实现中国梦和全面深化改革来谋划、来展开,党的全部智慧和力量要紧紧围绕实现中国梦和全面深化改革来凝聚,党和国家的各种资源要紧紧围绕实现中国梦和全面深化改革来整合。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清醒认识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要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锋队和主心骨。

(二)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重要法宝。要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不断加强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工作,不断提高理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以更加自觉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对讲话的学习贯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要在全面准确、融会贯通上下功夫,把学习讲话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同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讲话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讲话为思想武器,在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把学习讲话同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定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错误思潮的影响冲击,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三)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将好干部标准贯穿到干部培养选用的全过程,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出来、重用起来。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切实解决干部工作中出现的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等问题,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制度机制。要从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认识和做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提高年轻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干部,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有一个强大的基层组织体系,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突出优势。要按照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加大在非公有制企业、流动人口聚集地、产业园区和各种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力度,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就有党员在发挥作用。加强对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严把入口关,及时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加强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充分理解、信任、关心和爱护广大基层干部,支持他们充分发挥作用,使每个基层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五)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要认识到,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不良风气如果不坚决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堵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要深入总结中央八项规定成功经验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实践、制度成果,完善改进作风的常态化制度。要充分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建立抓作风的长效机制,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持久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以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六)以零容忍态度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腐败是社会的毒瘤。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我们党与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

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是共产党的天职。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习近平总书记尖锐地指出: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以改革精神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人民日报》2014年1月15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严格教育管理和监督,引导他们坚守正道、弘扬正气,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严肃纲纪、疾恶如仇,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政治本色。

(七)积极稳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要求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要把握正确方向,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对那些千方百计妄想把中国的政治改革引向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言行,必须要保持高度警惕,坚决予以抵制和批驳,始终做到改革不改方向,变革不变颜色。要抓住改革的重点,着重在深化党的组织制度改革、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深化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等方面下功夫。要坚持科学的方法,既注重顶层设计,加强统筹谋划、协调协同推进,使改革的各项措施与党章的基本原则和精神相一致,与国家法律法规相协调,与其他各方面的改革相衔接;又要与创造性实践特别是基层创新性探索紧密结合,坚持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要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任何人没有例外,形成人人遵守制度、人人敬畏制度的良好习惯和氛围。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带领人民前进,任重道远。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着眼于新的实践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这是对邓小平同志最好的纪念。

〔作者虞云耀,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会长,北京100815〕